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学培养 >> 课程资源 >> 正文

课程思政示范案例《反垄断法》

一、案例简介

经营者集中是指企业为了达到特定的经济目的,对经营者之间的资产,人员等因素通过一定的方式和程序进行融合的行为.我国《反垄断法》自2008年8月1日实施至2014年8月,实施六年商务部就经营者集中共立案近千件,附条件批准24件,禁止2件.商务部禁止集中的两起申报案件——可口可乐并购汇源,马士基等三家航运公司设立网络中心案。在分析经济现象时,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国家的立法初衷及良苦用心,更能获得学生们对国家的认同感,增强国家民族使命感,树立坚定的民族情、国家情,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教学设计

(一)思政理念

通过层层深入,带领学生自己思考,让他们逐渐意识到国家利益、民族利益的重要意义,法律是从不同切入点、从多个方面维护国家利益、民族利益、每个人的利益的,思政元素与专业学习从而实现融合。

(二)学情分析

目前思政元素在青年学生中被广泛认可,但主要还是停留在政治思想领域,而经济领域因其专业性强,复杂度高,隐藏其中的民族精神、国家利益往往被忽视,所以培养青年学生在复杂环境中透过现象,看到本质的能力,培养学生站在国家、民族立场看待问题的能力,就很有必要了。

经济事件多会伴随着巨大的经济利益诱惑,就算具备了认清事物本质的能力,也可能抵挡不住诱惑,选择主动屏蔽民族利益、国家利益。所以培养青年学生的国家民族使命感,树立其坚定的民族精神、国家信仰,使其在面对复杂的经济生活时不迷失方向,就尤为重要了。

(三)教学重难点

反垄断法在对国外并购领域有一个专门的审查内容,就是该法第三十一条的规定“对外资并购境内企业或者以其他方式参与经营者集中,涉及国家安全的,除依照本法规定进行经营者集中审查外,还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国家安全审查”。希望借此保护国家经济安全、政治安全、国防安全,让国家安定繁荣,人民安居乐业。这是该教学案例的教学重点。

难点是如何要求学生从国家战略的角度去审视世界经济状况,引导学生的思考站在一个更高的层面上,将自己与国家融为一体,弄明白民族经济在国家间经济对抗中的重要作用。当本国民族经济消失殆尽时,国家经济命脉受制于人,国家前途命运就可想而知了。但经济领域的战争和政治军事战争不同,更具有迷惑性,让人失去警惕;更具有诱惑性,让人在利益面前迷失。一定要心系民族国家利益,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在自己的专业领域,为国家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四)教学目标

经济法课程内容就是国家调控经济生活中所涉及的宏观经济管控内容,这就在国家与宏观经济之间搭建了一座相互联系的桥梁。在学生们学习分析经济现象时,可以帮助他们站在国家立场予以审视,透过表面现象,分析经济现象的本质特征,提高青年学生深层次剖析事务、认清本质的能力。在这一过程中,思政课程所学习到的理论知识,就可以实现学以致用,增强学生学习思政课程的积极性、主动性。

在分析经济现象时,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国家的立法初衷及良苦用心,更能获得学生们对国家的认同感,增强国家民族使命感,树立坚定的民族情、国家情,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思政元素融入经济法课程的课程思政也得以落实,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相辅相成共同进步。

(五)教学策略

经济法课程内容涉及的反垄断法、产品质量法、土地管理法、税法等内容,都关系到国家发展的宏观重要调控领域,课程内容本身具有一定的挖掘潜力。通过深耕,找到与民族精神国家利益等思政元素相匹配的结合点,将国家的发展战略、全民族利益保障清晰展现在他们面前,学生被触动,有感慨,成就国家信仰,树立民族精神。经济法课程本身就是宏观经济调控与法的结合,具有了“跨界”的性质。引入民族精神、国家情怀等思政元素,进入课堂,其一不会显得那么突兀,而是顺理成章地再次“跨界”,其二也可以让学生更能感受到民族精神、国家利益不仅仅停留在政治思想领域,在多重领域中均有所运用,打破思维定式,扩宽思考空间,将民族精神、国家情怀渗透到方方面面。

(六)教学过程

1.先解释经营者集中的含义“经营者通过合并及购买股权或资产等方式进行的企业经营行为,其直接的后果可能导致同一竞争领域的经营者数量减少,集中后的企业更加庞大”。

引导学生讨论经营者集中是由谁决定的,哪些因素会影响该决定。经过讨论得到观点:经营者合并,是考虑到目前的经济利益诱惑、将来发展的广阔前景后,由企业经营者自行协商确定的。

2.接着提出问题,经营者决定企业自己的事情,国家法律为什么要干预?

思考后认清经营者并购,虽然是经营者自己的事情,但客观上却可能影响到行业的发展,比如企业规模过大,可能会阻碍行业内正常竞争,因相互竞争产生的技术、管理创新可能会停滞不前,并可能借助自己的优势位置,对上下游企业压榨,阻碍产业链的健康运行。国家要站在全国经济发展的角度处理问题,对可能出现的负面影响,自然需要利用法律加以调整。

学习和讨论具体的经营者集中的案例,举例说明:

2008年9月3日,可口可乐公司宣布,计划以24亿美元收购在香港上市的中国汇源果汁集团有限公司。2008年9月18日,可口可乐公司向商务部递交了申报材料。2008年11月20日,商务部对此项申报进行立案审查,并通知了可口可乐公司。 商务部经过审查认定,可口可乐收购汇源交易完成后,可口可乐公司可能利用其在碳酸软饮料市场的支配地位,搭售、捆绑销售果汁饮料,或者设定其他排他h}的交易条件,集中限制果汁饮料市场竞争,导致消费者被迫接受更高价格、更少种类的产品;同时,由于既有品牌对市场进入的限制作用,潜在竞争难以消除该等限制竞争效果;此外,集中还挤压了国内中小型果汁企业生存空间,给中国果汁饮料市场竞争格局造成不良影响。

2009年3月18日,中国商务部正式宣布,根据中国反垄断法禁止可口可乐收购汇源。商务部表示,在正式否决此项交易前,商务部曾与可口可乐公司就附加限制性条件进行了商谈,可口可乐提出了初步解决方案和修改方案。但是商务部评估后认为,修改方案仍不能有效减少交易对竞争产生的不利影响。根据《反垄断法》第二十八条和第二十九条,可口可乐的收购具有排除、限制竞争效果,将对中国果汁饮料市场有效竞争和果汁产业健康发展产生不利影响,且可口可乐公司也没有提出可行的减少不利影响的解决方案,因此,决定禁此项经营者集中。

三、案例成效

反垄断法关系到国家发展的宏观重要调控领域,通过深耕,找到与民族精神国家利益等思政元素相匹配的结合点,将国家的发展战略、全民族利益保障清晰展现在他们面前,学生被触动,有感慨,成就国家信仰,树立民族精神。也让学生更能感受到了民族精神、国家利益不仅仅停留在政治思想领域,在多重领域中均有所运用,打破思维定式,扩宽思考空间,将民族精神、国家情怀渗透到方方面面。

该节课程的课程思政教学帮助学生站在国家立场予以审视,透过表面现象,分析经济现象的本质特征,提高了青年学生深层次剖析事物、认清本质的能力。在这一过程中,思政课程所学习到的理论知识,也实现了学以致用,也增强学生学习思政课程的积极性、主动性。思政元素融入经济法课程的课程思政也得以落实,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相辅相成共同进步。

四、教学反思

1.应注意从不同角度入手阐述民族精神、国家利益的重要意义,达到殊途同归的效果。思政元素融入经济法课程过程中,如果使用基本一致的表述方式会让学生们滋生疲倦思想,兴趣提不起,自然也达不到受教育的目的。转换不同的角度,富于变化,让学生更有新鲜感、追随感。

反垄断法要渗透的思政元素就是,经济领域是现今国际社会斗争的核心战场,却是最容易受短期利益诱惑而失守的领域。一定要坚守民族经济的阵地,国家强、民族兴才能为我们每个人的发展提供更好的环境。

2.应注意潜移默化地将思政元素融合到经济法课程专业知识的学习过程中,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专业知识为框架,适当位置引入思政元素,实现二者的相互融合,甚至相互依托上升到更高的思想层面,这种融合是水乳交融,不是水油分层,否则就会显得牵强,让学生在思想上予以排斥,不容易为学生所吸收。

3.应注意思政元素内容的选取,要有技巧,侧重寻找能引起学生共鸣,达到学生积极主动接受思政元素所传递精神的效果。选取与学生密切联系的现实事件,如反垄断法中引入学生熟悉的民族品牌,被国外巨头收购后的雪藏经历,列举目前经济领域中众多耳熟能详的品牌已经被收购的现状。让学生真切感受到危机就在身边,国家经济、民族经济正在受到冲击,自己是肩负时代使命的,更能将思政理论上升为民族精神、民族意识,实现更好的教育效果。

五、特色与创新

将从经济法课程中挖掘的价值理念和文化基因转化为思政育人的生动教学载体,通过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的选择和教学资源的建设,把思政内容进行不露痕迹的基因型植入,使思政元素隐藏在教学内容中,达到“见山是山,见山不是山,见山还是山”境界,使思政的元素嵌入能浸润人心,在润物细无声的知识传授中融入理想信念指引,实现“以课化人,以课育人”。

教学方法上,运用“互联网+课堂”的模式,采取翻转课堂教学法,布置案例、阅读资料通过讨论、小组任务的方式,提升学生参与度和积极性,让学生自己体悟、感受并得出结论,而不是直接将答案呈现给学生。引发学生认知和情感的共鸣,通过角色扮演、情景体验方式积极参与到教与学的过程之中,从认知层面、情感层面、行为层面认同思政教育的有关内容,增强课程思政的教育说服力。

微信公众号:
amjs澳金沙门欢迎您

邮编:530004    电话:0771-3232345    amjs澳金沙门-www.amjs.com|歡迎莅临版权所有    地址:广西南宁市大学东路100号